來源:@華夏時報微博

全國政協委員、交銀國際董事譚嶽衡
華夏時報記者 王兆寰 北京報道
春節後,DeepSeek在全球引發熱潮,港股科技企業的估值持續回升。
3月4日,全國兩會正式開幕。一直關注香港資本市場以及大灣區經濟發展的全國政協委員、香港立法會議員、交銀國際董事譚嶽衡在接受《華夏時報》記者采訪時建議,要深化香港資本市場領域改革開放,促進兩地資本市場的深度融合,大力提振香港資本市場,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,服務國家發展大局。
譚嶽衡指出,支持DeepSeek(深度求索)、大疆、字節跳動、、長江存儲等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內地企業到港上市融資,以高新科技創新企業重塑香港資本市場形象,吸引全球資本分享中國科技創新紅利,為全球資本提供美國市場之外另一配置選擇。
有效提振資本市場需求
近年來,香港作為中國鏈接全球的門戶,資金和人才流入受到衝擊,更有不少聲音唱衰香港,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麵臨威脅。
在譚嶽衡看來,香港作為貿易自由化的橋梁、經濟全球化的支點,是全球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。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,對於中國經濟良性雙循環、利用資本市場打造新質生產力、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、實現建國一百年奮鬥目標乃至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,具有特殊的重大意義。
譚嶽衡進一步指出,要有效提振資本市場需求。推動改革強化香港內地互聯互通機製,便利內地投資者和資金進入香港資本市場,支持內地居民配置跨境資產,為香港資本市場注入活力。
譚嶽衡建議,要將QDII和QFII擴大至個人客戶,即開放高淨值個人客戶境外QDII2和QFII2投資通道。在保證資金閉環運行、滿足外匯管理要求的同時,解決滬港通、深港通運行機製固有的交易結算時間差異、無法參與新股認購、融資受限等諸多問題,使兩地個人投資者能夠全麵、深入參與對方市場投資產品與服務,有效提振市場估值。具體實施安排上,可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。
譚嶽衡還表示,要開放RQDII投資港股人民幣櫃台交易並擴大RQDII至居民個人,從而活躍港股人民幣櫃台交易,在穩定和提振港股估值的同時擴大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規模和總量。同時,落實社保基金、中投、國新、華安等具有主權基金色彩和市場穩定功能的長線投資機構,以及國有保險公司資管子公司,提升港股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,成為香港資本市場的壓艙石。
提高市場流動性供給
在譚嶽衡看來,要適時適度開放跨境證券融資。針對具備一定資質和較強風險管理能力的合格機構投資者,在QDII機製下,允許其以部分境內證券資產作為境外證券融資活動的抵押品,從而擴大其投資杠杆,提高市場流動性供給。
另外,提供稅收減免鼓勵跨境證券投資,將跨境理財通2.0試點範圍從大灣區延伸至長三角和京津冀。
在滬港通、深港通機製下,就股票轉讓差價所得稅,將暫免征收範圍從擴大至企業所得稅;股息紅利所得稅方麵,建議改為在2030年之前免予征收。
譚嶽衡進一步建議,鼓勵頭部金融證券機構和亞投行、絲路基金等開發性金融機構在港設立全球總部或海外總部。
他指出,在港設立全球總部,是頭部金融證券機構真正走向國際化的必要條件。目前,多數在港金融證券機構的管理層級相當於總部部門或一級子公司。“鼓勵頭部金融證券機構在港設立全球總部,提升管理層級,擴大香港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全球參與者基礎。”
譚嶽衡向記者表示,通過以上深化改革政策措施,將為市場提供更大流動性,活躍港股市場活動,有效提振港股估值。同時,一個繁榮穩定、估值提升的香港資本市場,將為內地資本市場帶來更強的動力和信心,聯動提振A股市場。
“通過深化互聯互通機製,兩地市場能夠形成互為循環、互相提供流動性支持、相互促進穩定和發展的良性機製,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能夠有效鞏固和提升。”譚嶽衡如是說。
打造內地養老資金境外配置中心
我國內地養老金投資中,以社保基金為例,海外投資占比僅為10%左右,顯示出我國養老金投資海外布局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。
為此,譚嶽衡建議,將香港打造成為內地養老資金境外配置中心。具體看,支持香港擴大包括人民幣債券發行在內的長久期投資產品體係建設。香港是亞洲(除日本外)最大的國際債券發行地之一,港幣和美元計價的債券市場非常發達,可針對養老金的投資需求,進一步提升人民幣計價債券產品的總量和占比,香港政府發行可跨境投資的長期限基建債券,金融機構創設發行更多一帶一路債券,引進更多國際化的長久期投資產品。
同時,增加香港股票市場高息紅利類股票標的數量規模,吸引內地高息紅利股票標的在港持續上市的同時,增加對於東南亞和其他地區高息紅利標的的引入。
此外,譚嶽衡表示,用好香港資產管理人資源。建議社保基金與深耕香港市場的強積金管理人、其他優秀的資產管理人深度對接,考慮擴大基金外部委托範圍,提升委托比例。同時,允許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基金,投資於香港強積金框架下的成份基金。
譚嶽衡還指出,允許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基金投資兩地互認基金。後續可逐步將互認基金納入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基金的可投資範圍,增加投資選擇;允許內地養老資金可投資香港資本市場部分非標準化產品。可考慮設立跨境組合式養老基金(FOF),允許配置香港證監會認可的不動產信托產品(REITs)、基礎設施基金、另類資產基金等產品。
在譚嶽衡看來,通過以上放寬措施,充分發揮香港“超級聯係人”和“超級增值人”功能,既為內地養老基金開辟全球化配置通道,又為香港金融業注入億萬級新增量市場,更在國家層麵構建起應對老齡化挑戰的跨境金融解決方案,實現民生保障與經濟發展雙重目標的有效統一。
責任編輯:麻曉超 主編:夏申茶